

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(MRO)
一、概述
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和技术基础,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,是决定企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。随着企业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,设备管理工作对信息化要求日趋迫切。该系统正是以设备为对象,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过程,以追求设备综合效益为目标,充分实现设备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。涵盖了从设备的选购、安装调试、投入生产,经使用、维修、更新直至报废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。因此,设备的综合运营成本和综合效益管理,对企业生产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二、平台架构
模块化的系统平台架构,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组合,实现业务可配置、范围可扩充,具有开放的系统接口,将业务管理、职能管理、决策分析集成在统一的信息化平台。
三、系统组成
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设备基础信息管理、设备运维管理、备品备件管理以及设备状态在线监测(振动、温度、电流)系统。实现设备动静态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,可提供丰富的查询显示、统计分析、异常报警等信息;自动生成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单;提供设备运行状态预测分析和健康评估;实现备品备件计划管理和库存管理。
四、系统组成
(1)系统管理(2)基础档案管理 (3)设备档案管理 (4)标准管理(5)润滑管理(6)缺陷管理(7)点检管理(8)检修管理 (9)查询统计(10)备品备件管理(11))物资管理(12))设备状态在线监测和设备点检管理
五、系统优势
实现集中管理、操检合一、点检定修一体化管控。
(1)强化设备基础数据管理,建立统一的编码体系和准确的设备台帐,以及完整的和技术资料库;
(2)实现标准化的设备点巡检管理和规范化的检修管理,将标准管理、润滑管理、缺陷管理贯穿于点检与检修之中;
(3)建立、健全点巡检计划和检修计划标准项,确保做到按时、到位点检和随时生成检修计划;
(4)实现维修过程中的人工定额、材料备件、成本费用、工器具等与设备和成本中心的高度集成,强调按工单领料管理
(5)*淮确记录设备历史数据,特别是设备故障和维修过程数据,形成完备的设备故障和维修保养知识与管理经验:
(6)建立统一编码的备品备件基础数据信息库,优化采购计划和库存定额,降低采购成本和库存费用;
(7)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得到充分共享;
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(MRO)
一、概述
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和技术基础,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,是决定企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。随着企业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,设备管理工作对信息化要求日趋迫切。该系统正是以设备为对象,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过程,以追求设备综合效益为目标,充分实现设备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。涵盖了从设备的选购、安装调试、投入生产,经使用、维修、更新直至报废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。因此,设备的综合运营成本和综合效益管理,对企业生产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二、平台架构
模块化的系统平台架构,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组合,实现业务可配置、范围可扩充,具有开放的系统接口,将业务管理、职能管理、决策分析集成在统一的信息化平台。
三、系统组成
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设备基础信息管理、设备运维管理、备品备件管理以及设备状态在线监测(振动、温度、电流)系统。实现设备动静态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,可提供丰富的查询显示、统计分析、异常报警等信息;自动生成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单;提供设备运行状态预测分析和健康评估;实现备品备件计划管理和库存管理。
四、系统组成
(1)系统管理(2)基础档案管理 (3)设备档案管理 (4)标准管理(5)润滑管理(6)缺陷管理(7)点检管理(8)检修管理 (9)查询统计(10)备品备件管理(11))物资管理(12))设备状态在线监测和设备点检管理
五、系统优势
实现集中管理、操检合一、点检定修一体化管控。
(1)强化设备基础数据管理,建立统一的编码体系和准确的设备台帐,以及完整的和技术资料库;
(2)实现标准化的设备点巡检管理和规范化的检修管理,将标准管理、润滑管理、缺陷管理贯穿于点检与检修之中;
(3)建立、健全点巡检计划和检修计划标准项,确保做到按时、到位点检和随时生成检修计划;
(4)实现维修过程中的人工定额、材料备件、成本费用、工器具等与设备和成本中心的高度集成,强调按工单领料管理
(5)*淮确记录设备历史数据,特别是设备故障和维修过程数据,形成完备的设备故障和维修保养知识与管理经验:
(6)建立统一编码的备品备件基础数据信息库,优化采购计划和库存定额,降低采购成本和库存费用;
(7)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得到充分共享;